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学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关注起步阶段。2024年5月30日上午,东海学院教育学院教师参加了第二届长三角学前教育发展联盟年会。本届年会以“科学教育引领未来·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为主题,探讨幼儿科学教育(包括STEAM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简单而隆重的开幕式后,是三场精彩的主旨报告。上海市科技馆馆长倪闽景深入探讨了科学教育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他强调了科学工具化的趋势,认为取得巨大成就的拔尖创新人才有几个共同的特质:第一特别自主,有行动力;第二对某个领域特别有兴趣,很专注;第三特别有韧性,能坚持。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院长高湘萍深入探讨了STEAM教育对于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是促进幼儿计算思维能⼒发展的重要路径。计算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系列启发性的活动和游戏来进⾏,帮助幼⼉逐渐理解科学原理,探索问题的解决⽅案,并培养创造⼒和创新思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陈欣银教授深入探讨了中国儿童社会情绪功能的重要性及其在当前社会中被忽略的现状。他呼吁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反思自己的养育方式,在和孩子的互动中,增加积极情感的表达,并提高专业自觉。
三场主旨报告结束后,是6个分论坛。分别围绕“早期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情绪发展与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托幼一体化背景下婴幼儿身心健康研究”“提高幼儿社会-情绪适应的实践研究”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5月31日上午,老师们又走入7所幼儿园的分会场,实地感受和体验上海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成果。以虹口区实验幼儿园为例,该幼儿园开展了“科学就在儿童身边”的主题展示交流活动,老师们观摩了室内外游戏活动、个别化学习活动以及科学探究室、安全体验馆的活动。顾伟毅园长作了题为《科学就在儿童身边》的报告,幼儿园展示了大班科学活动“石头之谜”,还通过《金鱼池塘的“征程”》《春之发现》两个课程故事,展现教师的专业智慧以及对幼儿探究兴趣与能力的支持。
两天的会议内容颇为丰富,活动形式多样。教育学院的几名教师不仅学习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而且观摩了幼儿园一线实践,收获颇丰。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践行幼儿科学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讯员 马旭瑞)